ㄐㄧ
17上下结构

简体


13 击撃撽覡
12511125235543112基本区 U+64CA
lbmr|lbwrjeqfkqm57502

基本字义


ㄐㄧˉ

  1. 打;敲打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擊,攴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攴下曰小擊也。攴訓小擊,擊則兼大小言之。”《廣韻•錫韻》:“擊,打也。”《書,舜典》:“予擊石拊石,百獸率舞。”《莊子•逍遥遊》:“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。”晋皇甫謐《高士傳•壤父》:“壤父年八十餘而擊壤於道中。”
  2. 攻击。《孫子•虚實》:“兵之形,避實而擊虚。”《漢書•高帝紀上》:“攻下邑,拔之。還擊豐,不下。”《明季稗史•烈皇小識》:“羅汝才為殿,官兵遥望不敢擊。”
  3. 杀;刺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錫韻》:“擊,攻殺也。”《儀禮•少牢饋食禮》:“司馬刲羊,司士擊豕。”鄭玄注:“刲、擊,皆謂殺之。”《漢書•蘇建傳附蘇武》:“舉劍欲擊之,(張)勝請降。”
  4. 触及;相撞。《莊子•田子方》:“仲尼曰:若夫人者,目擊而道存矣,亦不可以容聲矣。”陸德明釋文:“擊,動也。”《戰國策•齊策一》:“臨淄之途,車毂擊,人肩摩。”鮑彪注:“擊,相當。”唐杜甫《涕陂西南臺》:“懷新目似擊,接要心已領。”清林則徐《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摺》:“臣十餘年來,目擊鴉片烟流毒無窮,心焉如擣。”
  5. 治。《易•蒙》:“擊蒙,不利為寇,利禦寇。”陸德明釋文引王肅云:“擊,治也。”
  6. 铁刃。《淮南子・氾論》:“槽矛無擊,脩戟無刺。”高誘注:“無擊,無鐵刃也。”

其它字义


ㄐㄧˋ

  1. 人名。《集韻•霽韻》:“《春秋傳》:晋有屠擊。”

其它字义


ㄒㄧˊ

  1. 同“覡”。男巫。《集韻•錫韻》:“覡,在男曰覡,在女曰巫。或作擊。”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知其吉兇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”楊倞注:“擊讀為覡,男巫也。”

英语 strike, hit, beat; attack, fight

德语 angreifen, prügeln, schlagen (V, Med)​,Schlag, Stoss

法语 battre,frapper,attaquer

国语解释:

ㄐㄧˊ
  1. 敲打。如:「击钟」、「击打」、「击球」、「击掌为誓」。《文选·颜延之·阳给事诔》:「金柝夜击,和门昼扃。」

  2. 攻打。如:「攻击」、「袭击」、「狙击」、「游击」、「追击」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「子犯请击之。」《汉书·卷一·高帝纪上》:「三月,攻下邑,拔之。还击丰,不下。」

  3. 碰、接触。如:「撞击」、「目击」、「触击短打」。

康熙字典:

卯集中】【】 擊·康熙筆画:17 ·部外筆画:13

【唐韻】古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吉歷切,𠀤音激。【說文】攴也。【徐曰】撲也。【廣韻】打也。【增韻】扣也。【易·蒙卦】擊蒙。【註】擊去童蒙,以發其昧。【史記·叔孫通傳】拔劒擊柱。

又【酷吏傳】義縱以鷹擊毛摯爲治。

又攻殺也。【楚語】刲羊擊豕。【註】擊,殺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急擊之勿失。

又觸也。【莊子·田子方】目擊而道存矣。或作撽。

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𠛬敵切,音檄。與覡同。男巫也。【荀子·王制篇】知其吉凶妖祥,傴巫跛擊之事也。【註】擊讀爲覡。

又【集韻】吉詣切,音訃。人名。春秋晉有屠擊。

说文解字:

卷十二】【
『說文解字』

攴也。从手毄聲。古歴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擊)攴也。攴下曰。小擊也。二篆爲轉注。攴訓小擊。擊則兼大小言之。而但云攴也者,於攴下見析言之理,於擊下見渾言之理,互相足也。攴之𥛬變爲扑,手卽又也,又下曰手也,因之𩌻箠等物皆謂之扑,此經典扑字之義也。咎繇謨古文戛擊,今文尙書擊爲隔,同音叚借。从手毄聲。古歷切。十六部。

音韵方言:

国际音标 tɕi˥ 唐代读音 *gek日语读音 UTSU韩语罗马 KYEK现代韩语

客家话 [梅县腔] git7 [沙头角腔] git7 [客英字典] git7 [台湾四县腔] git7 [客语拼音字汇] gid5 [海陆腔] git7 [东莞腔] git7 [宝安腔] git7 [陆丰腔] git7粤语 gik1

近代音 見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吉小空;中古音 見母 錫韻 入聲 激小韻 古歷切 四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見母 錫部 ;王力系统:見母 錫部 ;

字源字形:

字源演变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
「擊」 說文‧手部「擊」「击」 「擊」
字形对比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韩国
异体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