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ái ㄌㄞˊ
8嵌套结构

简体


6 倈来猍逨
13434234基本区 U+4F86
swwidoofood40908

基本字义


lái ㄌㄞˊ

  1. 小麦。《説文•來部》:“來,周所受瑞麥來麰。”《正字通•人部》:“來,麥名。”《詩肩頌•思文》:“貽我來牟,帝命率育。”朱熹注:“來,小麥;牟,大麥也。”宋陸游《歲晚》:“雲暗郊原雪意稠,天公似欲富來麰。”《天工開物•乃粒》:“凡麥有數種,小麥曰來,麥之長也;大麥曰牟、曰穬”
  2. 由彼至此;由远到近。与“去”、“往”相对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來,至也。”《玉篇•來部》:“來,歸也。”《論語•學而》:“有朋自遠方來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“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。”◎又引申为(事物)产生;到来。《淮南子•俶真》:“夫憂患之來,撄人心也。”唐白居易《遣懷》:“樂往必悲生,泰來猶否極。”
  3. 招致;招之使来。《字彙•人部》:“來,招之也。”《論語•季氏》:“故遠人不服,則修文德以來之。”邢昺疏:“使遠人慕其德化而來。”《吕氏春秋•不侵》:“目此觀之,尊貴富大不足以來士矣!”高誘注:“來,猶致也。”唐柳宗元《答元饒州論政理書》:“然不如是,則無以來至當之言。”
  4. 搞;干;做。用以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。如:胡来;来一个歌;我干不了,你来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七十回:“聽説那一位小姐,雅的是琴棋書畫,俗的是寫算操作,没有一件不來的。”
  5. 用在另一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件事。如:我来画;你来看一下;大家都来唱歌。《水滸全傳》第二十六回:“不是這個乾娘,鄰舍家誰肯來幫我?”
  6. 用在动词后,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。如:看来容易;说来话长。宋蘇軾《滿庭芳》:“蝸角虚名,蠅頭微利,算來著甚乾忙。”《水滸全傳》第九回:“我聽得大相國寺菜園廨宇裏新來了個僧人,唤做魯智深,想來必是他。”
  7. 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法、方向或态度,后者是目的。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二:“戒刀舉把羣賊來斬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三十七回:“你們快牽了他來燉了肉脯子來吃酒。”
  8. 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一回:“這教班子弄行頭,不是數百金做得來的。”《鏡花緣》第四十七回:“溪邊有株數人合抱不來的一棵大松。”
  9. 往;过去。《詩•大雅•文王有聲》:“匪棘其欲,遹追來孝。”王引之述聞:“來,往也。”《史記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比《樂書》以述來古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來古,即古來也。言比《樂書》以述自古已來樂之興衰也。”唐李白《來日大難》:“來日一身,攜糧負薪,道長食盡,苦口焦唇;今日醉飽,樂過千春。”王琦注:“來日謂已來之日,猶往日也。”
  10. 未来;将来。如:来日方长;继往开来。《荀子•解蔽》:“不慕往,不閔來。”楊倞注:“往,古昔也;來,將來也。”宋蘇軾《徐州謝獎諭表》:“所以録臣之微勞,蓋將責臣之來效。”◎又指次于今年、此月、今天的。《書•召誥》:“越若來三月……太保朝至于洛。”孔穎達疏:“來者,於二月之後依順而來,次三月也。”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如知其非義,斯速已矣,何待來年。”《清平山堂話本•夔關姚卞弔諸葛》:“不如早歇,來朝登程。”
  11. 表示某一时间以后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。”《樂府詩集•清商曲辭•子夜歌》:“自從别郎來,何日不咨嗟?”唐杜荀鶴《山中寡婦》:“桑柘廢來猶納税,田園荒後尚徵苗。”
  12. 表某段时间。《晋書•石勒載記上》:“吾幼來在家恒聞如是。”唐杜甫《送李校書二十六韻》:“小來習性懶,晚節慵轉劇。”唐韋莊《浣溪紗》:“咫尺畫堂深似海,憶來唯把舊書看。”
  13. 从本身算起的第六代孙。《爾雅•釋親》:“玄孫之子為來孫。”宋陸游《傅正義墓誌銘》:“馬鬣之封柏青青,咨爾雲來視斯銘。”
  14. 助词。➊表示比况,相当于“一样”、“一般”。宋辛棄疾《醜奴兒》:“近來愁似天來大。”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三折:“昏鄧鄧黑海來深,白茫茫陸地來厚,碧悠悠青天來闊。”《西遊記》第三回:“那時此寶有二丈多長,斗來粗細。”➋用在数词或数量词之后,表示约数。唐樊綽《蠻書•名類》:“馬三百來疋。”《清平山堂話本•楊温攔路虎傳》:“楊温隨他行得二里來田地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十七回:“這幾個月,我又攢下有十來吊錢了。”➌用在数词后,表列举的原因或理由。元馬致遠《青衫淚》第一折:“只是孩兒養的嬌了。一來性兒好自在;二來有些揀擇人。”《古今小説•沈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“彼此留心,一來休負了嚴公父子的付托,二來自家富貴的機會不可挫過。”➍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,起提前宾语的作用。相当于“是”。《詩•邶風•谷風》:“不念昔者,伊余來塈。”王引之述聞:“伊,惟也;來,猶是也,皆語詞也。……言君子不念昔日之情而惟我是怒也。”➎在句中表示停顿,相当于“呢”。《清平山堂話本•西湖三塔記》:“大深來難下竹竿,大淺來難摇畫槳。”《水滸全傳》第四十二回:“若把做夢來,如何有這天書在袖子裏……不把做夢來,我自分明在神廚裏,一交攧將入來。”➏表示情况已经发生,相当于“来着”。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宫調》卷一:“當時張生却是見甚的來,通甚的來?”元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一折:“當初他要嫁我來,如今却嫁了周舍。”元鄭德輝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“往日小生也曾掛令來。”
  15. 语气词。用于句尾,相当于“咧”。《孟子•離婁上》:“盍歸乎來!吾聞西伯善養老者。二老者,天下之大老也,而歸之,是天下之父歸之也。”元關漢卿《拜月亭》第一折:“怎生這秀才却共這漢是兄弟來!”《紅樓夢》第一百零九回:“剛才奶奶和襲人姐姐怎麽囑咐來!”
  16. 及。《廣韻•哈韻》:“來,及也。”
  17. 古地名。《續資治通鑑•宋徽宗宣和六年》:“金宗望請選良吏招撫遷、潤、來、隰之民保山砦者,從之。”
  18. 姓。《廣韻•哈韻》:“來,姓。後漢來歙,光武姑子。《蜀志》云:‘荆楚名族有黄門侍郎來恒。’”《史記•殷本紀》:“契為子姓,其後分封,以國為姓,有殷氏、來氏、宋氏、空桐氏、稚氏、目夷氏。”

其它字义


lài ㄌㄞˋ

  1. 勤勉;劝勉。《爾雅•釋詁下》:“來,勤也。”《集韻•代韻》:“勑,《説文》:‘勞也。’亦作來。”《詩•小雅•大東》:“東人之子,職勞不來;西人之子,粲粲衣服。”毛傳:“來,勤也。”鄭玄箋:“東人勞苦而不見謂勤。”《墨子•尚賢下》:“垂其股肱之力,而不相勞來也。”孫詒讓閒詁:“《説文•力部》云:‘勑,勞勑也。'勞來即勞勑。”《禮記•中庸》:“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……來百工也。”王引之述聞:“來讀勞來之來,謂勸勉之也。來字本作勑。”《漢書•王莽傳中》:“力來農事,以豐年穀。”顔師古注:“力來,勸勉之也。”
  2. 通“賚”。《書•洛誥》:“伻來來視予。”俞樾平議:“上來字為本字,下來字乃賚之假字。賚者,賜也,錫也。‘賚視予’者,錫視予也。”《墨子•非攻下》:“王既已克殷,或帝之來。”孫詒讓閒詁引畢沅云:“來當為賚。”《逸周書•商誓》:“予亦來休命。”刘师培《周書補正》:“來當訓賜,與賚同,猶言錫以嘉命也。”

英语 come, coming; return, returning

德语 kommen (V)

法语 venir,arriver,prochain,suivant,environ

国语解释:

ㄌㄞˊlái
  1. 空间从别处移动至此处。与「去」、「往」相对而言。如:「回来」、「车来了」 。《论语·学而》: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」

  2. 时间从某定点直至现在。如:「自古以来,红颜多薄命。」唐·王维〈相思〉诗:「红豆生南国,秋来发故枝?」唐·孟浩然〈春晓〉诗:「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? 」

  3. 事情临头、发生。如:「这下问题来了!」、「事情一来,忙昏头了!」

  4. 做某种动作,可广泛取代被省略的动词。如:「乱来」、「来根烟!」、「这简单,让我来。」

  1. 未来的、下一次的。如:「来年」、「来日」、「来生」。《警世通言·卷六·俞仲举题诗遇上皇》:「今科不中来科中。」

  2. 用于数词或量词之间,表约略的意思。如:「三十来岁」、「二十来斤」。

  1. 接于动词、形容词之后,表「……时」、「……后」。唐·杜甫〈送李校书二十六韵〉:「小来习性懒,晚节慵转剧。」唐·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去来江口守空船,绕船明月江水寒。」

  2. 接于动词之前,表示动作意愿。如:「我来唱首歌。」、「你来看店。」

  3. 接于动词之后,表示做了某些动作。如:「我探望你来了。」、「我上课来了。」

  4. 与「得」、「不」连用,表能力可或不可。如:「这事我做得来。」、「英语我说不来。」

  5. 用于数词之后,表列举。如:「一来念他初犯,二来念他年轻,此次暂且饶了他。」

  6. 当口语中的衬字,无义。如:「正月里来,桃花开。」、「不愁吃来,不愁穿。」

  1. 姓。如周代有来章,唐代有来俊臣。

ㄌㄞˋlài
  1. 同「 」(二)​。

康熙字典:

子集中】【】 來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6

〔古文〕徠【廣韻】落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郞才切,𠀤賴平聲。至也,還也,及也。【禮·曲禮】禮尚往來。往而不來,非禮也。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

又【公羊傳·隱五年】公觀魚於棠,登來之也。【註】登讀爲得,齊人謂求得爲登來。

又玄孫之子曰來孫。

又麥名。【詩·周頌】貽我來牟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作飴我釐麰。亦作䅘。

又呼也。【周禮·春官】大祝來瞽令臯舞。

又姓。

又【集韻】洛代切,音賚。撫其至日來。【孟子】放勳曰:勞之來之。

又叶鄰奚切,音離。【詩·邶風】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【素問】恬澹虛無,眞氣從之。精神守內,病安從來。

又叶郞狄切,音力。【詩·小雅】東人之子,職勞不來。叶下服。【大雅】經始勿亟,庶民子來。

又叶落蓋切,音賴。【屈原·離騷】因氣變而遂會舉兮,忽神奔而鬼怪。時髣髴以遙見兮,精皎皎以往來。

又叶良置切,音利。【荀子·賦篇】一往一來,結尾以爲事。

 

说文解字:

卷五】【
『說文解字』

周所受瑞麥來麰。一來二縫,象芒朿之形。天所來也,故爲行來之來。《詩》曰:“詒我來麰。”凡來之屬皆从來。洛哀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來)周所受瑞麥來麰也。也字今補。詩正義此句作周受來牟也五字。周頌:詒我來麰。箋云:武王渡孟津,白魚躍入王舟,出涘以燎。後五日,火流爲烏,五至,以榖俱來。此謂遺我來牟。書說以榖俱來,云榖紀后稷之德。按鄭箋見尙書大誓,尙書旋機鈐合符后。詩云來牟,書云榖,其實一也。下文云:來麰,麥也。此云瑞麥來麰,然則來麰者,以二字爲名。毛詩左傳曰:牟,麥也。當是本作來牟,麥也,爲許麰下所本,後人𠛹來字耳。古無謂來小麥、麰大麥者,至廣雅乃云麳小麥、𪍓大麥,非許說也。劉向傳作釐麰。文𨕖典引注引韓詩內傳:貽我嘉𪍓。薛君曰:𪍓,大麥也。與趙岐孟子注同。然韓傳未嘗云來小麥。二麥一夆。象其芒朿之形。二麥一夆,各本作一來二縫,不可通。惟思文正義作一麥二夆。今定爲二麥一夆。夆卽縫字之省。許書無峯,則山耑字可作夆。凡物之標末皆可偁夆。夆者,朿也。二麥一夆爲瑞麥,如二米一稃爲瑞黍,葢同夆則亦同稃矣。廣韵十六咍引埤蒼曰:䅘麰之麥,一麥二稃,周受此瑞麥。此一二㒳字亦是互譌。二麥一稃,亦猶異畮同颖、雙觡共柢之類,其字以象二麥,以象一芒,故云象其芒朿之形。洛哀切。古音在一部。天所來也。故爲行來之來。自天而降之麥,謂之來麰,亦單謂之來,因而凡物之至者皆謂之來。許意如是,猶之相背韋之爲皮韋,朋鳥之爲朋攩,鳥西之爲東西之西,子月之爲人偁,烏之爲烏呼之烏,皆引伸之義行而本義廢矣。如許說,是至周初始有來字,未詳其恉。詩曰。詒我來麰。今毛詩詒作貽,俗字也。麰作牟,古文假借字也。凡來之屬皆从來。

音韵方言:

国际音标 lĄi˧˥ 唐代读音 *ləi ləi日语读音 KURU韩语罗马 LAY现代韩语 내 래越南语 lai

客家话 [梅县腔] loi2 [宝安腔] loi2 [客英字典] loi2 [陆丰腔] loi3 [客语拼音字汇] loi2 [海陆腔] loi2 [沙头角腔] loi2 [台湾四县腔] loi2 [东莞腔] loi2粤语 lai4 loi4 loi6潮州话 lai5

近代音 來母 皆來韻 平聲陽 來小空;中古音 來母 咍韻 平聲 來小韻 落哀切 一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來母 咍部 ;王力系统:來母 之部 ;

字源字形:

字源演变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
「來」 乙6378反合14022反「來」 作冊般甗商代晚期集成944「逨」 天卜「來」 說文‧來部「來」 睡.秦185「來」「来」 「來」
「來」 戩37.4合9827「來」 宰甫卣商代晚期集成5395「逨」 包2.132反
「來」 鐵24.2合19393「來」 新邑鼎西周早期集成2682「逨」 九.56.44
字形对比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韩国
异体字
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