ㄐㄩˋ
21左右结构
13
341124312153151353334基本区 U+943B
qhae|qhgecypopigq81132

基本字义


ㄐㄩˋ

  1. 同“𧇽(虡)”。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。
  2. 古代一种像钟的乐器:“销锋铸~。”
  3. 同“”。

英语 drumstick

国语解释:

ㄐㄩˋ
  1. 樂器名。形似鐘,初為木製,後改用銅鑄。《莊子·達生》:「梓慶削木為鐻,鐻成,見者驚猶鬼神。」唐·成玄英·疏:「鐻者,樂器,似夾鐘。亦言鐻似虎形,刻木為之。」

  2. 懸掛鐘鼓的架子兩旁所立的柱子。《史記·卷六·秦始皇本紀》:「收天下兵,聚之咸 陽,銷以為鐘鐻。」也作「虡」。

康熙字典:

戌集上】【】 鐻·康熙筆画:21 ·部外筆画:13

【廣韻】其呂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臼許切,𠀤音巨。與簴同。鍾鼓之柎也。【史記·秦始皇紀】收天下兵,聚之咸陽。銷以爲鍾鐻。【註】鐻,音巨。

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居御切,音據。樂器。形似夾鍾,削木爲之。【莊子·達生篇】梓慶削木爲鐻,鐻成,見者驚猶鬼神。【註】鐻,音據。樂器也。
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求於切,音渠。【集韻】金銀器名。【山海經】靑要之山,䰠武羅司之,穿耳以鐻。【郭璞曰】鐻,金銀器名。【後漢·張奐傳】遺金鐻八枚。【註】鐻,音渠。食器名。未詳形制。【左思·魏都賦】鐻耳之傑。

又【廣韻】九魚切【韻會】斤於切,𠀤音居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:

卷五】【
『說文解字』

鐘鼓之柎也。飾爲猛獸,从虍,異象其下足。

鐻,𧇽或从金豦聲。𧆾,篆文𧇽省。其呂切 文九 重三 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𧇽)𡔷之柎也。木部曰:柎,咢足也。靈臺、有瞽傳皆曰:植者曰𧆾,横者曰栒。考工記曰:梓人爲𥯗 𧆾飾爲猛獸。梓人曰:臝屬恆有力而不能走,其聲大而宏,若是者以爲鐘虡。按𡔷虡當亦象臝屬也。戴氏考工記圖曰:𧆾所以負𥯗,非以臝者羽者爲虡下之跗也。引西京賦:洪鐘萬鈞,猛虡趪趪。負筍業而餘怒,乃奮翅而騰驤。薛注云:當筍下爲㒳飛獸以背負。張揖注上林賦曰:𧇽獸重百二十萬斤,以俠鐘旁。俠同夾,此可見𧇽制。師古改其注云以縣鐘,則昧於古制矣。廣韵引𡌨倉:鐻,樂器,以夾鐘,削木爲之。與張注同。今本廣韵作形似夾鐘則非矣。又考上林賦擽飛虡,廣韵引正作𧇽。張揖曰:飛𧇽,天上神獸,鹿頭龍身。是長鄉謂𧇽神獸,許謂栒𧆾字飾以猛獸,說不同也。从虍異,象形。𢌿,各本作異,非,今正。謂篆之中體象猛獸之狀,非𢌿畀二字也。形字鉉本無,非是。其下足。謂丌也。丌者,下基也,𧇽之迫地者也。其吕切。五部。


(鐻)𧇽或从金豦。或當作篆,此亦丄部之例也。周禮典庸器注:横者爲筍,從者爲𨮗。釋文曰:鐻,舊本作此字,今或作𧆾。按經典鐻字衹此一處,此字葢秦小篆,李斯所作也。秦始皇本紀:收天下兵,聚之咸陽,銷以爲鐘鐻。本篇引賈生論云:銷鋒鑄鐻。三輔黄圖曰:始皇收天下兵,銷以爲鐘鐻,高三丈。字皆正作鐻,葢梓人爲𧇽本以木,始皇乃易以金,李斯小篆乃改爲从金豦聲之字。司馬賦云:千石之鐘,萬石之鉅。正謂秦物。史記作鉅,卽鐻字之異者也。鐘鐻與金人爲二事,本紀、賈論、西都西京二賦、三輔黄圖皆竝舉,漢賈山傳、陳項傳各舉其一,學者或認爲一事,非也。典庸器經文作𧇽,注文作鐻,此鄭氏注經之通例,如禮經經文作庿,注文作廟。周禮經文作眡,注文作視。皆是也。


(𧆾)篆文𧇽五經文字曰:𧇽,說文也。𧆾𥛬省也。然則𧆾𥛬字,不用小篆而改省古文,後人所增也。

音韵方言:

国际音标 tɕy˥˧ 日语读音 KANEKAKE越南语 gánh cứa

客家话 [海陆腔] ki3 gi3 [客英字典] gi3 gi2 [台湾四县腔] ki3 gi3粤语 geoi6 keoi4

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魚韻 平聲 渠小韻 強魚切 三等 合口;群母 語韻 上聲 巨小韻 其吕切 三等 合口;見母 御韻 去聲 據小韻 居御切 三等 合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溪母 模部 ;王力系统:羣母 魚部 ;

字源字形:

字源演变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
「虡」 郘弋黑鐘春秋晚期集成226「𧇽」 說文‧虍部「鐻」
「虡」 少虡劍春秋晚期集成11696「虡」 說文篆文
「虡」 蔡侯墓殘鐘四十七片春秋晚期集成224「鐻」 說文或體
字形对比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异体字
𨬀

详细字义


〈名〉

(1) 古代的一种乐器,夹置钟旁,为猛兽形,本为木制,后改用铜铸 [bell]

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神。——《庄子·达生》

(2) 同“虡” [same as 虡]。古代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