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é ㄓㄜˊ
11上下结构
7
12133124544基本区 U+608A
rrnuqlpdpwz52332

基本字义


zhé ㄓㄜˊ

  1. 敬重:“度周游鲁,鲁侯召而~之。”
  2. 古同“”:“视之不明,是谓不~。”
  3. 古同“”,制。

英语 wise. to know intuitively

康熙字典:

卯集上】【】 悊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7

【集韻】哲,古作悊。【前漢·𠛬法志】聖人旣躬,明悊之性。【五行志】視之不明,是謂不悊。【韋孟·在鄒詩】赫赫天子,明悊且仁。

又【漢書】引臯陶謨,知人則哲,亦作則,悊。蓋大篆从心,小篆从口。今文多作哲,隷用小篆也。

说文解字:

卷十】【
『說文解字』

敬也。从心折聲。陟列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哲)知也。釋言曰。哲、智也。方言曰。哲、知也。古智知通用。从口。㪿聲。按凡从折之字皆當作斤𣃔艸。各本篆文皆作手旁。用𣜩改篆也。今悉正之。陟列切。十五部。


(悊)哲或从心。韵會引說文古以此爲哲字。按心部云。悊、敬也。疑敬是本義。以爲哲是假借。


(嚞)古文哲。从三吉。或省之作喆。

(悊)敬也。口部哲下曰。知也。悊與哲義殊。口部云。哲或从心作悊。葢淺人妄增之。因古書聖哲字或从心而合之也。从心。㪿聲。陟列切。十五部。

音韵方言:

国际音标 tʂɤ˧˥ 日语读音 UYAMAU

客家话 [客英字典] zhet7 [海陆腔] zhat7 [台湾四县腔] zat7粤语 zit3

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薛韻 入聲 哲小韻 陟列切 三等 開口;上古音 黄侃系统:端母 曷部 ;王力系统:端母 月部 ;

字源字形:

字源演变
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
「悊」 說文‧心部「悊」
字形对比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异体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