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āo ㄅㄠ ㄅㄛ
10左右结构

简体


8
5512413422基本区 U+525D
xgij|xijhvelnzmkk22900

bāo ㄅㄠˉ


  1.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東西:~皮。~花生。

ㄅㄛˉ


  1. 義同“剝”(bāo),用於複合詞:~奪。~削(xuē)。~落。~蝕。生吞活~。

英语 peel, peel off, to shell, strip

德语 abschälen, schälen; abbalgen, das Fell abziehen (V)

法语 écorcher,peler,éplucher,peler,écailler

国语解释:

ㄅㄛ​bō讀音
  1. 脫落。《廣雅·釋詁》:「,脫也。」《莊子·人間世》:「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,實熟則。」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穀水注》:「文字缺,不復可識。」

  2. 脫去。唐·白居易〈新樂府·杜陵叟〉:「我身上帛,奪我口中粟。」《水滸傳·第四三回》:「朱貴慌忙攔住,李逵方纔住了手就士兵身上,了兩件衣服穿上。」

  3. 除去物體外表的皮殼。如:「橘子」、「花生」、「抽絲剝繭」。

  4. 強制除去。如:「剝削」、「剝奪」。〈後漢書·卷七八·宦者傳·序〉:「狗馬飾雕文,土木被緹繡。皆割萌黎,競恣奢欲。」

  1. 《易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坤(☷)​下艮(☶)​上,剝落之象。

ㄅㄠ​bāo語音
  1. (一)​之語音。

康熙字典:

子集下】【】 剝·康熙筆画:10 ·部外筆画:8

〔古文〕𠚪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北角切,音駁。【說文】裂也。从刀,彔聲。【玉篇】削也。【廣韻】落也,割也,傷害也。【楚辭·九思】怫鬱兮肝切剝。

又【增韻】褫也,脫也。

又卦名。【易·剝卦】剝也,柔變剛也。

又【周禮·秋官·柞氏】冬日至,令剝隂木而水之。【註】謂斫去次地之皮。

又殺牲體解之名。【詩·小雅】或剝或亨。

又【禮·檀弓】喪不剝奠也與。【註】剝者,不巾覆也。脯醢之奠不惡塵埃,故可無巾覆。

又【集韻】普木切【正韻】普卜切,𠀤音璞。力擊也。【詩·豳風】八月剝棗。【註】擊也。

又音卜。【魏·劉楨·魯都賦】毛羣隕殪,羽族殲剝。塡崎塞畎,不可勝錄。【集韻】或作𠚩,亦作𠛧

说文解字:

卷四】【
『說文解字』

裂也。从刀从录。录,刻割也。录亦聲。𠚩,剥或从卜。北角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(剝)裂也。衣部曰:裂,繒餘也。謂𣧻破也。夏小正:二月剝鱓,以爲𡔷也。八月剝瓜,畜瓜之時也。剝棗。剝也者,取也。栗零。零也者,降也。零而後取之,故不言剝也。按剝鱓者,謂殘其皮:剝瓜棗者,謂殘其實,其用一也。皮部曰:剝取獸革。與剝鱓合。孔子易傳曰:致飾,然後通則𧗊矣,故受之以剝。剝者,剝也。物不可以終𧗊,剝竆上反下,故受之以復也。按此是剝訓𧗊,裂則將𧗊矣。豳風假剝爲攴:八月剝棗。毛曰:剝,擊也。音義云:普卜反。故知剝同攴也。小正傳云取,毛傳云擊,此後人訓詁必密於前人也。从刀彔。彔,刻也。說從彔之意。彔下云:刻木彔彔也。破裂之意。彔亦聲。北角切。三部。一曰剝,割也。此别一義,與上義相通。按此篆解說,合二徐本及尚書泰誓正義宋刻本參定。


(𠚬)剝或从⺊。⺊聲也。

音韵方言:

国际音标 pɑu˥; po˥ 唐代读音 pak日语读音 HAGU MUKU HAGERU韩语罗马 PAK现代韩语越南语 bóc

客家话 [梅县腔] bok7 [陆丰腔] bok7 [客语拼音字汇] bog5 [宝安腔] bok7 [沙头角腔] bok7粤语 bok1 mok1潮州话 bag4 (pak)

字源字形:

字源演变
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
「剝」 甲3153合22376     「剝」 說文‧刀部   「剝」 「剥」 「剝」
      「𠚬」 說文或體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字形对比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韩国
异体字
𠚪
𠚩
𠚬
𠛧
𠧓

詳細字義


bāo

〈動〉

(1) [口]∶去掉物的外皮或殼(多用於口語) [shell;skin;peel;peel off]

或剝或烹。——《詩·楚茨》

又如:剝花生;剝碗豆;剝牛皮;剝蔥皮

(2) 另見

常用詞組


其它字義


〈動〉

(1) (會意。從刀,從錄,“錄”又兼作聲符。“錄”,《說文》:“刻割也。”本義:削;剝離;剝脫,即去掉物體表面上的東西)

(2) 同本義 [pare cut apart]

剝,裂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剝,離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
或剝或亨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楚茨》

然不剝脫,不砥厲,則不可以斷繩。——《荀子·強國》。注:“剝脫,謂颳去其生澀。”

冬日至,令剝陰木而水之。——《周禮·秋官》。注:“刊、剝互言耳,皆謂斫去次地之皮。”

溪頭臥剝蓮蓬。——· 辛棄疾《清平樂·村居》

又如:剝除(削去);剝割(割削);剝製(剝取或削除外皮,加工製作);剝皮(剝去外皮)

(3) 割裂 [divide;sever;cut apart]

是剝是菹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信南山》

(4) 脫落 [fall off]

實熟則剝。——《莊子》

隸歲久,風雨剝蝕,故其字無復鋒芒。—— 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

又如:剝落(剝損脫落;落地,沒有選上);剝缺(剝落殘缺);剝壞(剝落損壞)

(5) 強制除去 [denude]

裸剝士女。——房玄齡《晉書》

又如:剝廬(剝奪他人蔭庇之所;窮困的居所);剝放(斥退)

(6) 盤剝;掠奪 [exploit;rob]

故爲吏牧民者競相剝削。——《梁書·賀琛傳》

患在於剝奪之不已。——元稹《錢貨議狀》

又如:剝害(盤剝傷害);剝褫(革除;褫奪)

(7) 罷免,革除 [recall]

如:剝坐(革職治罪);剝辱(謂革職之辱)

(8) 傷害 [injure]

剝喪元良。——《書·泰誓中》

又如:剝喪(傷亡);剝戮(傷害殺戮);剝喪(傷亡;喪亂)

(9) 衰微;減少 [decay]

如:剝極(時運不利或事物衰敗到了極點)

(10) 另見 bāo;pū

常用詞組